2025年7月第1周全球食品/保健品行业动态汇总
质量人
2025-7-6 23:53
15
所属专栏食品
摘要
2025年7月第1周全球食品/保健品行业动态汇总一、政策与监管动态中国新食品原料与添加剂管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公告,批准D-阿洛酮糖等5种新食品原料、氨基肽酶等9种食品添加剂新品种,以及月桂酸铵等6种食品相关 ...
2025年7月第1周全球食品/保健品行业动态汇总一、政策与监管动态中国新食品原料与添加剂管理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公告,批准D-阿洛酮糖等5种新食品原料、氨基肽酶等9种食品添加剂新品种,以及月桂酸铵等6种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的安全性评估材料,推动行业创新与规范化发展。 日本水产品进口恢复 海关总署宣布,在持续监测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海结果未见异常的前提下,有条件恢复日本部分地区水产品进口,要求日方保障输华产品质量安全。 全球食品标签标准更新 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与市场监管总局联合修订《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25),新增“保质期到期日”和“消费保存期”两项定义,提升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认知。 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将于2025年10月15日起施行,重点打击“内卷式”竞争,强化食品行业市场秩序监管,保护企业与消费者权益。
二、技术创新与产品突破食品生物制造技术 2025年国际食品安全与健康大会发布全球食品产业十大发展热点,包括推进大宗食品原料与高附加值配料生物制造(如替代蛋白、母乳低聚糖)、突破基因定向改造技术、构建自养型生物制造系统等,推动产业低碳化转型。 AI与食品产业融合 - AI智控柔性生产:通过AI算法实现食品加工参数动态调整,支持多元化共线生产。
- 风味设计平台:集成多模态感官采集技术,搭建AI食品风味设计平台,满足个性化需求。
- 营养健康大模型:整合营养数据库,构建全生命周期个性化营养模型,支持精准食品创制。
传统发酵食品升级 结合人工智能与生物制造技术,开发数字化智能发酵系统,实现传统发酵食品(如谷物、豆类)的柔性生产与低碳转型。
三、市场趋势与消费洞察- 保健食品行业增长
- 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中国保健食品行业规模达1.5万亿元,复合增长率10%-12%,功能性食品赛道增速有望突破20%。
- 细分领域:老年营养(骨关节保健)、运动营养(增速25%)、女性健康(胶原蛋白、益生菌)为高潜力领域。
- 消费结构:中老年群体仍为核心客群(占比55%),但Z世代(18-30岁)需求增速最快(2024年同比增长35%),偏好便携剂型(如软糖、冻干粉)。
- 线上市场表现
- 2024年保健品线上销售额约1100亿元,占行业总规模的31%,同比增长17%。
- 海外膳食营养产品:以18%的销量占比贡献36%的销售额,年销售额超415亿元,同比增长31%,品牌效应显著。
- 传统滋补营养品:销量占比近半,但销售额仅占28%,客单价较低,需通过创新剂型(如即食燕窝、人参软糖)吸引年轻消费者。
- 区域市场分布
- 广东、山东、浙江三省贡献全国50%以上保健食品产量,其中广东依托粤港澳大湾区政策优势,2024年新增产能占比达30%。
四、企业战略与国际化布局- 跨国企业动态
- 英国Iceland Lab:中国首店在北京门头沟区试营业,融合进口超市、花车市集等多元场景。
- 美国JM Smucker:宣布2027年底前从所有美国市场食品中去除合成食用色素,影响无糖水果酱、冰淇淋配料等产品。
- 日本品牌:奥利奥时隔8年再度在美国市场发售蓝色口味产品,吸引消费者关注。
- 中国企业国际化
- 江西齐云山食品:递交IPO招股书,拟赴香港上市,专注南酸枣果类零食市场。
- 出口与跨境消费:2024年进口保健食品销售额突破800亿元,澳大利亚(Swisse)、美国(GNC)品牌占据60%市场份额,中国企业加速布局跨境渠道。
五、行业挑战与风险原料价格波动 核心原料(如铁皮石斛、灵芝孢子粉)受气候和进口依赖影响,2024年价格同比上涨15%-20%,挤压企业利润空间。 政策监管趋严 - 审批周期延长:2024年《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修订后,审批周期延长至3-5年,中小企业合规成本上升。
- 功效宣称限制:普通膳食营养食品不得明示或暗示治疗功效,2023年已有23起相关行政处罚案例,营销创新需平衡科学沟通与合规风险。
市场竞争加剧 - 行业集中度下降:CR5(行业前五集中度)从2019年的28%降至2024年的22%,新锐品牌通过电商渠道快速抢占市场。
- 产能利用率不足:2024年行业总产值达1.2万亿元,但中小型企业占比超80%,产能利用率仅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