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7日 星期六 | 60秒食品保健品质量快报1. 召回与质量风险- 某品牌婴儿奶粉:因检测出微量阪崎肠杆菌(可能引发新生儿脑膜炎),全球紧急召回2025年1-5月生产批次,涉及中国市场超20万罐,监管部门已责令企业停产整改。
- 网红代餐粉霉菌超标:某电商平台热销代餐粉被检出霉菌超标15倍,长期食用或致腹泻、免疫系统损伤,品牌方启动召回并承诺全额退款,电商平台下架相关店铺。
2. 非法添加与虚假宣传- “减肥咖啡”含违禁药:某减肥咖啡被检出添加西布曲明(可致心脑血管疾病),涉案金额超千万元,警方已抓捕犯罪团伙,消费者可凭购买记录申请检测赔偿。
- “抗癌保健品”夸大功效:某进口保健品宣称“治愈癌症”,实测仅为普通维生素,监管部门对其罚款300万元并吊销进口许可,消费者可举报类似虚假宣传。
3. 儿童食品与校园安全- 校园周边辣条菌落超标:多地抽检发现校园周边辣条产品菌落总数超标20倍,部分添加过量甜蜜素,市场监管部门开展专项整治,严查“五毛食品”。
- 儿童营养餐重金属超标:某幼儿园营养餐被检出镉含量超标,或影响儿童骨骼发育,涉事供应商被立案调查,家长可要求查看食材溯源记录。
4. 质量标准与监管动态- 《保健食品新功能及评价技术指导原则》实施:2025年7月起,保健食品宣称“增强免疫力”“改善睡眠”等需提供人体临床试验数据,违规宣传将面临最高10倍销售额罚款。
- 进口食品“双随机”抽检:海关总署启动进口食品“随机抽检+风险监测”机制,重点打击非法添加、标签造假,消费者可通过“海关12360”查询进口食品通关信息。
5. 消费者维权与风险提示- “临期食品”维权难:某超市将临期食品混入正常货架销售,消费者食用后腹泻,监管部门责令超市整改并赔偿消费者,提醒购买时注意生产日期。
- 警惕“祖传秘方”保健品:多地查获以“祖传秘方”为噱头的非法保健品,实为淀粉加色素,消费者切勿轻信“包治百病”宣传,优先选择“蓝帽子”认证产品。
6. 技术创新与质量提升- AI快检技术覆盖商超:某市试点AI食品快检车,可10分钟内检测农药残留、非法添加物,准确率超98%,未来将推广至全国农贸市场。
- 区块链溯源系统升级:某乳企上线“从牧场到餐桌”全链条溯源平台,消费者扫码可查奶源地、检测报告、运输温度,质量透明度提升。
快报总结: 食品保健品质量风险聚焦微生物超标、非法添加、虚假宣传,儿童食品与进口产品成监管重点。消费者需认准“蓝帽子”认证、警惕“神药”宣传,优先选择可溯源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