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6日 星期五 | 60秒医械质量快报1. FDA发布新指南:加强AI医疗器械上市后监测- 美国FDA发布《人工智能/机器学习(AI/ML)医疗器械上市后监测计划指南》,要求制造商建立持续监测系统,跟踪算法性能漂移、数据偏差及患者安全事件。指南强调实时数据收集、定期模型再训练及透明化报告机制,以应对AI医疗器械的动态风险。
2. 欧盟MDR新规:临床评估报告需公开摘要- 欧盟新规要求高风险医疗器械(Ⅲ类及植入式Ⅱb类)的临床评估报告(CER)需包含公开摘要,涵盖设计、数据来源、结论及剩余风险。此举旨在提升透明度,便于患者和监管机构评估产品安全性与有效性。
3. 中国NMPA通报:某IVD企业因数据造假被罚- NMPA通报某体外诊断试剂企业因篡改临床试验数据、伪造受试者信息被立案调查。涉事产品被暂停注册,企业被列入“黑名单”,三年内不得申请新证。监管部门强调对数据完整性的“零容忍”态度。
4. ISO发布新版无菌医疗器械包装标准- ISO 11607-1:2025《无菌医疗器械包装——第1部分:材料、无菌屏障系统和包装系统的要求》正式生效。新版标准强化了包装密封性测试方法,新增对可重复使用包装的指导,并要求制造商提供全生命周期追溯信息。
5. 日本PMDA启动医疗器械网络安全认证试点- 日本PMDA宣布开展“医疗器械网络安全认证计划”试点,针对联网设备(如远程监护仪、AI诊断系统)评估其数据加密、漏洞管理及应急响应能力。通过认证的产品将获“网络安全合格”标识,加速市场准入。
6. 行业警示:某呼吸机因软件缺陷全球召回- 某国际品牌呼吸机因软件算法错误导致潮气量计算偏差,触发全球一级召回(最高风险级别)。涉及产品超10万台,制造商已发布紧急固件更新,并建议用户暂停使用受影响批次。
7. 技术前沿:3D打印植入物通过FDA突破性设备认定- 一款基于患者CT数据的个性化3D打印脊柱融合器获FDA突破性设备认定。该产品采用生物活性陶瓷材料,可促进骨整合,临床试验显示术后融合率较传统产品提高40%。
8. 全球趋势:医疗器械唯一标识(UDI)实施加速- 巴西ANVISA宣布2026年起强制实施UDI,印度CDSCO紧随其后,要求2027年前完成高风险器械的UDI数据库对接。全球已有超80个国家/地区启动UDI计划,供应链追溯效率显著提升。
一句话总结:全球医械监管趋严,AI、网络安全与数据真实性成焦点,技术革新与合规挑战并存。 (数据来源:FDA、EMA、NMPA、PMDA、ISO官网及行业新闻) |